
SERVICE PHONE
13256698308
发布时间:2022/01/21
戴玉强在伦敦“中国三高”音乐会上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声乐圈最火的老师、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男高音歌唱家吴其辉家里总是学生满堂,小屋子里贴墙坐着一圈渴望得到真传的青年歌手,其中就有已在中央歌剧院版《图兰朵》中崭露头角的戴玉强。一晃四分之一个世纪,如今的戴玉强早已做起“传帮带”。走进戴玉强家中,二十多年前吴其辉家中的场景仿佛在眼前重现,只是环境更好了:客厅沙发上坐满了学生,紧挨着一个摆放着三角钢琴的小“舞台”,钢琴伴奏声响起,一曲“奇妙的和谐”被戴玉强打断,“是‘Tosca’,你那‘托斯卡’就太中国味儿了”……
从舞台到教学,戴玉强有太多心得可以传授给后辈。目前,他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九艺门董事长、“戴你唱歌”创始人、爱乐男声合唱团艺术总监、聂耳音乐学院院长、“中国三高”组合商演推广运作人,几乎每件事都需要他亲力亲为,尤其是接手不久的爱乐男声合唱团和上任院长不到一年的聂耳音乐学院。戴玉强笑称,自己最主要的工作是到处去“刷脸”,用自己的影响力谈演出项目、筹钱办教育,这在疫情当下尤其艰难。
口传心授,美声无法速成
经过多年的中外歌剧舞台历练,尤其是师从帕瓦罗蒂,受到严格的意大利美声训练之后,戴玉强愈发懂得:美声没有弯道超车的可能。“声乐学习就是靠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口传心授,在意大利尤其如此。”跟随帕瓦罗蒂学习之后,戴玉强每年都会请外国的声乐指导到北京的家里一起工作十天,从早到晚,只有下午4点时喝茶休息片刻,“整部头的意大利歌剧一部一部地细抠。这些外国声乐指导要求特别严格,每一个音、每一个词的发音都必须百分之百精确,一点点的含糊在他们那儿都过不去。”这个过程,更让他坚定了美声无法速成的理念。
如今,戴玉强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也特别严格。他表示,声乐就是靠记忆,尤其是肌肉记忆,必须不断重复、熟能生巧。只有能保持精确的肌肉记忆,才会有高超的技术表现,这就是专业。在戴玉强看来,“按照谱子唱就是专业的,自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就是业余的。”所以,戴玉强培养学生首先要培养的就是专业的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唱歌也好,唱歌剧也好,都必须在方方面面体现出专业水准。我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出去跟任何一个乐团和指挥合作都能做到一遍过。”戴玉强不仅会帮助学生准备全部的唱段,还会为没有与乐队、指挥合作经验的学生细致讲解如何在作品中与他们合作。“记得有一次,指挥家张国勇执棒《爱之甘醇》,我的一个学生在里面唱主角。一遍排练下来,张国勇对所有的演员说,‘你们都要向他学习,他的每一个拍子都是对的。’这就是靠时间一点点积累、慢慢‘抠’出来的。作为老师,我必须像我的老师对我一样,一点一滴地教会学生真正舞台实用的一切。”